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焦点热点 > 正文

8级抗震标准重建建筑抵不住7级地震令人质疑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4·20”四川雅安芦山7级地震造成巨大损失,据雅安市宝兴县县长介绍,目前,全县水电气中断,房屋几乎全部受损,包括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国际在线4月21日)

“包括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几乎全部受损,令人恼火。汶川地震之后,重建建筑都是按照“8级抗震、9度设防”的要求设计施工,能够抗震级为8级、烈度为9度的地震,采用框架结构、整体浇灌的技术建设,承建单位都具有建筑施工一级资质。此次雅安地震,震级为7级、震中烈度在9度左右。按照常理,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理应成为这次地震的“生命之舟”,人们应该为重建“先见之明”的高标准而庆幸,可是,不属于震中的宝兴县,重建建筑居然也不抗震。

虽然建筑物在地震中是否会被损害,不能简单依据设计时的抗震级别和抗震烈度,设计时的受力大小、角度与实际地震中的受力大小、角度是否吻合,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回想当年重建人员“责任重于泰山,半点不敢马虎”的誓言,按照“8级抗震、9度设防”标准重建的建筑物,却几乎全部抵不住7级真震,这就不能不令人质疑了。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强度为里氏9.0级的地震,还引发了大海啸,但日本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却只有汶川地震的七分之一。而且,人员伤亡主要是后续海啸,而非建筑物倒塌造成的。日本建筑的抗震要求是7级,而汶川地震后重建建筑的标准却是“8级抗震、9度设防”,为何我们的高标准还不如日本的低标准呢?究竟是我们的标准和日本不对接,还是我们没有日本人认真?

学者的对比研究证实,标准确实是一个问题。在使用年限上,日本普遍按100年设计的,而我国普遍按50年或70年设计;在建筑结构型式上,日本60%以上采用钢结构,我国约90%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单位建筑面积用钢量上,日本单位建筑面积用钢筋90千克左右,而我国只有60千克左右;在受力钢筋的强度上,日本主力受力钢筋为690百万帕斯卡,辅助钢筋为390百万帕斯卡,而我国分别是460百万帕斯卡和235百万帕斯卡。可见,基于血的教训,我们应该修改相应建筑设计规范,向高标准看齐。

同时,也确实需要承认,我们做事没有日本认真。日本地震海啸之后,政府完成重建的目标是10年,建筑重建至今还没有完成。普通的一个八九层公寓楼,仅仅其抗震报告书动辄厚达两三百页,而我们一栋高层建筑所有的文件,可能还不到两三百页;日本是真正的边建设边监理,中间停工是常事,而我们的监理几乎形同虚设;日本一栋建筑完工后的检验至少也得两三个月,而我们最快几天就可以搞定。

每一次灾害,都值得我们反思;每一次对比,都让我们去寻找借鉴和启示。“8级抗震、9度设防”为什么抵不住7级地震?希望我们不再重复这样沉重的问号。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