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地方版稳增长寄望“城铁快跑” 资金来源成最大挑战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似曾相识的投资热潮似乎再度重来了。

继甘肃省批复兰州城轨1号线项目之后,重庆市发改委、市轨道集团也在8月11日联合发布消息,称重庆市《轨道环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将于年底前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有36座城市轨道建设获得批准。有媒体称,近期还有十多个城市的发改委批复了本地建设城市交通项目的开工申请。

“投资仍然是第一增长力,这是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当前稳增长的需要。”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国五条出台之后,房地产201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存在不确定性,而制造业在大周期角度下的去产能化仍在进行,基建可能将再次成为着力的方向。

在地方政府选择继续以加大投资作为“稳增长”“抓手”的同时,财政吃紧的现实也让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建设资金从哪里来?

原铁道部总工程师、中华铁道建设新技术促进会会长华茂崑表示,到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要达到近6000公里的规模,投资将达4万亿元。

放权触发城轨热

与以往相比,这一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潮,地方政府拥有绝对主动性。

按照发改委网站上的公示信息,上半年国家发改委4月23~25日集中批复了5座城市的轨道交通可行性报告。随后,《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下称“决定”)公布,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核准权限已下放至省级投资主管部门。

这一权力的下放,为地方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松绑”了。

重庆轨道环线项目正是国家下放审批权限后地方自行组织审批的第一个轨道交通项目,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314.18亿元。除了上述重庆、甘肃之外,目前南通、唐山、洛阳、烟台、包头、呼和浩特等城市也正积极准备上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在地方“半年报”显示经济下滑信号后,四川、贵州、陕西、湖北、湖南等地召开了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透露的信息显示,绝大多数省份都提到要通过“稳投资”来“稳增长”,并提出把稳定经济增长、加大投资力度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在建和提出申请建设城轨的城市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发改委批复的5座城市全部是省会中心城市,正在等待批复的城市中,一半以上为省内主要经济城市。这些地区年初时都提出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但是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大多低于预期。

新一轮的地方政府城轨项目建设热潮与这样的宏观背景不无相关。因为投资提速少不了城轨相助,其重点看好的是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这主要基于其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应、能有力解决突出的城市化问题和其较大的增长弹性。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沈志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的扩大是必然趋势。

按照200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需满足几个条件:城区人口应在300万人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以上。

目前在人口和地方财政两大标准上满足要求的城市已经超过50座,制约审批的因素主要是客流量。面对十年前制定的标准,要求修改的呼声一直不断。

7月3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部署。同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曾公开表示,下半年要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加强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齐鲁证券有关研究人员指出,在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领域,到2015年,全国城市规划交通总投资将达1.2万亿元;到2020年,将有40个城市建设地铁,总规划里程达7000公里,是目前总里程的4.3倍。“地铁、轻轨、高铁等设备供应商都是未来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的。”

资金来源是最大挑战

地方城轨项目“井喷”,建设资金的筹集随即成为挑战。

“建设资金不可能完全靠地方政府自己解决,需靠社会来融资。”胡月晓表示。

地方城市轨道建设的热情,目前在债券市场上仍然受到青睐。7月城投债发行规模继续下降。继6月城投债发行规模锐减后,尽管7月城投债发行量较前月进一步下降近200亿元,至351亿元,创下年内新低,但从结构上,交通运输、地产类城投债占比还是有所提升。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交通运输类城投占比达到30%以上,而房地产类企业融资比例虽在10%以下,但趋势也在增加。

“近期政府对于铁路投融资改革的倡导,及对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的支持应该是这两类城投债提升的主要原因。”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表示。他预计,未来城投债发展方向更大程度上会受到政策导向影响。一旦政府加大对以铁路为主的交通运输项目、以及保障房项目的支持力度,与这些项目相关的城投类企业发债会更容易,进而可能带动整体城投债发债规模的提升。

只是,尽管地方仍有发债融资的冲动,但从监管和资金层面都面临制约。目前,国家审计署正在全国各地开展地方债务摸底审查,预计10月上旬发布审计报告,摸底结果可能引发新的约束性政策出台。城市轨道交通是公益性基础设施,主要应该依靠政府财政资金。财政部8月13日公布的2013年7月份财政收支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849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本级)5800亿元,同比增长13.5%,但环比下降19%。

而从5月份开始,对于企业债务的专项核查也已经开始。6月市场上的“钱荒”过后,市场上资金面仍然较为紧张,这也从需求层面继续打压整个债市。

近两年成为基建资金另一大来源的信托,已经趋于谨慎。北京一家第三方销售机构投资顾问向记者介绍:“日前基建类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已放缓,产品数量明显减少,客户现在的投资态度偏谨慎。相比此前,他们更仔细看募集资金的投资项目与担保等问题,毕竟涉及动辄几百万元的投资额。”而此前基建类信托由于有政府的信誉与财政担保,基建类信托产品颇受投资者青睐。

胡月晓指出,市场之所以担忧融资问题,这主要是基于现有的制度环境不变,即国有资本主导的情况不变,但如果降低投资门槛与放开管理引入民资,既可解决资金问题又可提高运行效率。

7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项目建设与运营,促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环节。”

目前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正研究起草关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新的指导意见包括政策、土地、税收、资金等各个方面的政策和优惠条件等。目前在第二轮征求意见阶段,很快将正式推出。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