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时事评论 > 正文

金碚:我国区域经济应该摒弃“园区模式”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进程中,区域经济的突飞猛进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我国实现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以及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实现的手段就是通过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其中,让区域成为竞争主体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主要经验之一。这种发展模式一方面促进了各地区爆发出很大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也让中国区域经济在现阶段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发展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从相对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逐步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区域经济上,当初创立的包括特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特点的园区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通过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为园区模式提供的优惠政策,推动了区域成为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并让园区模式成为各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力和条件。

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园区(政策优惠地区)模式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高效可行的载体,也促进区域经济获得了很大的活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和崛起。但这种从小规模试点,到遍地开花的以政府提供特殊优惠政策(包括低价格土地)为基本特征的园区模式,这种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广泛施加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和经济推动方式还要延续下去吗?

在21世纪初,中国已经加入WTO,WTO提倡的是开放、公平竞争的原则,这就意味着中国由此开始公平、开放地参与全球竞争。但在国内区域之间,并没有形成类似的发展理念,事实上,我国以政策优惠和政策刺激为特征的园区发展模式,是一种“扶优扶强”和“政府选择赢家”的发展理念,这与WTO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对于区域未来发展而言并不是一条长期有效的路径。特别是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是不是还要采取以碎片化为特征的区域发展理念,十分值得研讨。到底是继续采取政府颁布刺激政策的方式,一个地区一个地区推动经济发展,还是采用实现区域一体化和全国统一市场的方式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各个地区更加公平的发展,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战略方向和基本体制构建问题。

更值得重视的是,当前国际经济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规则将进一步趋向实行“竞争中立”原则,实际上是比WTO要求更高的国际竞争规则,这对中国的区域发展思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直接挑战。

比如,西方国家正在推进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就是在WTO原则的基础上,更进一层,对于参与其中的国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开放要求。不仅要开放,而且还提出了竞争主体中立的原则,我国设立上海自贸区就是在考虑开始接轨这一新模式的要求。

园区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地方之间的恶性竞争,已经导致区域经济结构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问题。譬如,近年以来屡屡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就是由此引发,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优惠政策刺激下一哄而上,各地政府都竞相提供土地、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形成了招商上的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回头来看,所有产能过剩的行业都曾经被地方政府列为重点扶持行业。

在国家未来的区域发展政策制定中,能否根据WTO的公平竞争原则精神,实施反补贴制度,禁止地方政府针对企业进行妨碍公平竞争的补贴行为?我国需要反思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过往的用特殊政策、刺激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本届中央政府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定,微观要搞活”的思路,前一句话就是说政策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依靠政策优惠、政策刺激、政策干预,要改变对政策的依赖性;后一条要求大家在公平竞争的平台上发展,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这对中国是挑战,中国各地区要在迎接挑战中不断调整发展策略和市场经济理念。

[责任编辑:牟尼]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