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时事评论 > 正文

外媒:油价大跌对于中日并不全是好消息

来源: 腾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北京时间11月29日凌晨消息,外媒近日刊文称,对重度依赖于能源进口的亚洲经济体来说,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为其提供了直接的刺激;但对中国和日本而言,油价下跌对通胀带来的影响则喜忧参半。

欧佩克周四决定将其产量目标维持不变,导致油价进一步暴跌。截至周五收盘,纽约商业交易所主力原油期货价格大跌逾10%,报收于每桶66.15美元,创下自2009年9月25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

印度和马来西亚都已抓住油价下跌的机会,放弃了令其财政状况遭到损害的柴油补贴政策,而印度尼西亚也已削减了燃料支出。与此同时,中国和日本的贸易账户也都由于原油进口价格的下跌而受益。

在印度,油价的下跌还促使一些商界领袖表示,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除了是一名老练的政治家以外,还是一位足够幸运的总理。莫迪在6个月前上台,肩负起了引领印度经济实现复苏的重任,而他所继承的贸易、财政和通胀状况正因油价下跌而发生变化。在截至10月份的一年时间里,印度的原油进口总额下降至1640亿美元,相比之下截至7月份为1690亿美元,且预计未来将进一步下降,这有助于收窄该国的贸易和经常帐赤字。

除了在上个月废除柴油补贴以外,莫迪政府还已上调了燃料税,这将令该国财政部长阿兰·贾特里(Arun Jaitley)更容易实现其目标,即在截至明年3月份为止的当前财年中将预算赤字在GDP总额中所占比例压低至4.1%。

与此同时,油价下跌还已经起到了推动印度通胀率大幅下降的作用。10月份印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通胀率下降至5.5%,创下自该指数三年前被引入以来的最低水平。

对身为全球第三大原油进口国的日本来说,进口成本的下降起到了帮助制造商和家庭的作用,从而提升了工资和整体经济。但与此同时,进口交易额的下降对日本政府通过宽松政策提振经济走出通缩周期的计划则形成了阻碍。日本的核心通胀率在上个月下降至0.9%,触及13个月低点。经济学家称,油价下跌将导致日本通胀进一步下降,从而促使市场预计日本央行将再次扩大刺激性计划。这将导致日元大幅贬值,从而削弱油价下跌对日本家庭购买力带来的正面影响。

中国也正在设法解决低通胀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周四表示,通缩担忧情绪是促使11月21日央行意外降息背后的动机之一。目前中国的通胀率为1.6%,相比之下政府的期望值为3.6%。AMP Capital分析师肖恩·奥利佛(Shane Oliver)发布研究报告称,能源价格的下跌将“给中国带来进一步放宽政策的更大压力”。

对印度尼西亚来说,通胀则不是什么问题。本月早些时候,该国政府将补贴燃油的价格调高了30%以上,这意味着其燃油补贴负担将会减轻。而自那时起以来,原油价格已进一步下跌,这将令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在财政方面拥有更大余地。

瑞士信贷的新加坡经济学家Santitarn Sathirathai指出:“此前通过燃油价格上调所节省下来的资金在(印度尼西亚)GDP总额中所占比例约为1.1%,而现在则可最高达到1.5%到2%,这是一种免费的财政‘弹药’,可被用于支持经济增长。”

Sathirathai还补充道,印度尼西亚政府正面临着一个很好的机会,可利用这个机会推进其固定补贴总额和浮动燃油价格的计划,从而将未来原油价格波动的风险从政府转移给消费者。

对亚洲能源公司而言,油价下跌的影响则基于其在供应链中所处位置以及政府价格控制措施的程度而各有不同。举例来说,中国的消费者暂时被隔离在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之外,原因是本土油价仅由政府定期设定。油价下跌的影响主要是由三大能源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承担的,这三家公司的香港上市股票的价格均在周五出现了较大下跌。其中,中石化股价所受影响最小,原因是作为中国最大的炼油商,其零售业务的利润会得益于油价的下跌,直到政府设定价格也被下调时为止。

与此同时,中国船运和航空公司的股价则大幅上涨,如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和中国海运集团等,此前这两家公司一直都面临着行业产能过剩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而带来的压力。

对面临困境的中国国有航空公司来说,能源价格下跌将令其感到宽慰。今年以来,这些公司的利润由于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而遭到打击。

从短期来看,Hindustan Petroleum和Indian Oil等印度石油营销公司也同样将从中受益,这些公司的股价周五大幅上涨。SBI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Dikshit Mittal指出:“印度的石油营销公司绝对会是(油价下跌的)受益者。”(星云)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