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山西民营企业家:张新明被抓 让人觉得山西烂透了(5)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失落的大多数

2009年2月29日,时任县长郭宏代表汾西县人民政府,与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临汾分公司(下称“煤运临汾”)签订了“煤炭资源框架协议”。山西煤炭运销集团(2014年更名为晋能集团)是山西全省8个整合主体企业之一。

3月,汾西县全部21座煤矿,10座关闭,11座被整合为5个矿区,设计年总产能为345万吨。据了解,从2001年至2009年,经历了山西省政府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之后,汾西县煤矿数量从198座逐渐减少到58座,到2009年只剩下21座。

对汾西的私营煤矿主来说,这是一场“煤企国有化运动”,他们必须接受主体企业整合。在煤矿主陆满泉看来,在这场整合中,矿主们失去了资产和话语权。

2005年,国内平均煤炭销售价格为296.20元/吨,比上年增长25.96%,平均生产成本只有150.30元/吨。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个暴利行业。2006年,煤炭价格继续增长,全年煤炭价格上涨了45元/吨,涨幅接近10%;一些优质煤炭的报价达到750~760元/吨。

贺全兵在2006年进入煤炭市场,相比很多煤炭商人,已经有些晚。在此时的山西,很多人都蠢蠢欲动,但只有少数人能凑够钱,进入这个市场。

贺全兵是山西运城人,不满50岁,喜欢把外套披在肩上。2006年以前,他一直在运城做矿工,看到老板做煤矿赚钱容易,他满怀热情,渴望自己也成为煤老板。2006年,他向亲友、乡民集资和向民间借贷,筹集了8480万元,买下汾西晋宝联营煤矿。“我是被汾西县招商引资进来的。”他说。他把煤矿改名为山西安宝煤业有限公司,继续借钱,投入到煤矿改建中。到2011年,他先后投入了1.5亿元。

洪洞“12·6矿难”后,临汾当地的煤矿全遭关停。贺全兵的煤矿投产遥遥无期。除了在扩建过程挖出的少量工程煤,贺全兵还没出过煤。他没能赶上开业,便遇上了山西这次煤炭大整改。他在煤价高涨的时候投资煤矿,最后差不多砸在手里。

陆满全比贺全兵早3年进去煤炭领域,他做煤矿的时间轨迹几乎与中国煤炭业的黄金期吻合,但他也没赚到钱。

陆满全已年近古稀,是汾西县瓦窑疙瘩煤矿二坑的负责人。他的煤矿位于县城东南7公里。自2010年底,煤矿已疏散员工,只有一名看门老人,矿区里的杂草已经疯长了4年,爬上了洗煤机等设备。偶尔,陆满全会去看看这座煤矿。

他是临汾人,曾经在一家小工厂做厂长。2002年,汾西县政府招商引资,为瓦窑疙瘩煤矿二坑寻找投资人。陆看到行情好,出资接盘。他先后投资1.3亿元,改造、扩建瓦矿二坑,年产能达到21万吨。但直到2008年6月,他才完成改造,取得各类证件。就像他的很多同行一样,他准备开业时,附近洪洞县的那场大事故,致使所有的煤矿被强制停产整顿。煤价也在这年奥运会之后开始滑落。

他的煤矿在7年间只挖出了3万吨工程煤。他经历了山西煤炭业的黄金十年,却只是失落者。

贺全兵等成了汾西煤炭业的最后一批私人企业主,与他们走过相似的人生轨迹的还有9名煤老板。陆满全等人与汾西煤运签订了一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采矿权转让合同”,在工商局办理变更手续,汾西煤运向矿主们各支付了100万左右的“订金”。

之后,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汾西煤运组成谈判小组,分别与各矿主谈判,协商股权转让价格。双方几经讨价还价,最终确定了“都能接受的价格”。

贺全兵与汾西煤运代表前后在汾西见过3次,在临汾谈了2次,最终确定他的煤矿转让总价为1.508亿元,他希望以此弥补自己过去几年高达1.5亿元的投资。陆满全则称,他与汾西煤运谈判了5次,他的煤矿最后定下的“转让总价是1.7亿元”。

2010年8月20日,贺全兵、陆满全等9名矿主,与汾西煤运代表举行集体会谈。汾西煤运派出的代表包括经理崔春泰、律师徐凯等人。双方在确定最后交易对价之后,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和采矿权转让协议。汾西煤运代表表示,需要将协议带回公司盖章。不过,贺全兵等矿主均称之后再没收到这份协议。

几个月后,汾西煤运聘请山西诚成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拟收购的9家煤矿进行资产评估,提出以评估价值作为股权收购对价。根据评估结果,陆满全的煤矿资产价值变为5600余万元,贺全兵的煤矿资产被评估为2136.31万元。9名被整合矿主均称,评估过程没有经过自己同意,现场勘查记录没有双方共同签字;同时第三方机构仅评估煤矿设备和建筑价值,有失公允。他们不承认评估结果。

上级部门曾下文要求在2010年底前完成整合。汾西县政府为完成任务,在这一年12月初,组织贺全兵等9名煤矿主在临汾斯麦尔酒店开会。各单位干部连续多天,对矿主们进行“一对一辅导”,劝他们早日与汾西煤运签订煤矿股权转让协议。矿主们拒绝。最后,汾西县煤炭安监局提出,汾西煤运根据各煤矿保有储量,以每吨煤3元的价格补偿矿主们。另一名矿主称,干部们十来天如影随形,自己甚至遭遇口头威胁,几个人最后“无奈”在协议上签字。

同时,他们还与汾西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领导组办公室签订另一份协议,当地政府背书,争取保有储量补偿。本刊记者看到的这份协议显示:汾西煤运提供的这笔补偿款,是从“整合后的煤矿生产收益中”,分期5年发放给贺全兵等人。然而,现实情况是,9名矿主的煤矿自2010年末被汾西煤运接收之后,一直处于关停状态。

“我们汾西这次被煤运公司整合的煤矿,据我所知,5年来没有一家在生产。”汾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韩敏向本刊记者介绍,目前汾西县自用的低供煤只能从外地购入。

晋煤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翟安发也向本刊表示,从汾西县整合的煤矿,他们可能5年内没法复产。“汾西地质不好,开采难度大,小煤矿只能关了,加上现在煤炭低迷,即便开采也可能会赔钱。”

过去4年多以来,陆满全、贺全兵等人一直不接受汾西煤运确立的股权转让价额。并且,他们多数只收到了最初1000万元左右的“订金”,其他款项迟迟未能入账。他们多次找汾西煤运、晋煤集团,以及山西各级政府,但收效甚微。他们都债务缠身,贺全兵称自己负债1.5亿元,陆满全也欠了超过1.2亿元贷款。9名被整合的矿主债务总额超过10亿元。他们四处躲债,“我不让任何人知道我现在家在哪。”陆满全说。

“(他们)没领到钱,具体问题都很复杂。涉及到国有资产问题,不能他私下谈多少就多少,是要审批,数额大还要报国资委,你要溢价怎么办?这将来都可能出问题,这里面有没有腐败问题?说不清,不是我们定不了。国家不是在审计山西的资源交易嘛。”翟安发向记者表示。

2015年1月,汾西煤运找到9名原矿主,商讨“遗留问题”,但依然没有结果。陆满全也怕如果把事情闹大,又影响与汾西煤运的谈判。

“如果补偿款要不回来怎么办?”

“没办法,就是等。”“带着人上北京嘛,上访嘛。”“打官司。”






 

责任编辑:小智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