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
股权被兼并了,山西的前民营煤炭商人该何去何从?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曾经被视为山西煤炭转型的标杆工程。
2010年,在吕梁政府的鼓励下,当地三十多名煤企老板共同出资50亿元,组建了山西中汾酒业投资有限公司。按照规划,园区占地近5平方公里,年产白酒10万吨,销售收入100亿元,园区2015年底建成。同时辐射周边地区农业种植。
然而,除了看守人,园区如今已荒无人烟,投资方中汾酒业投资有限公司的10位煤企老板股东未再继续投资。其中3名股东山西大土河集团董事长贾廷亮、山西联盛集团董事局主席邢利斌和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珠,均已在2014年被带走,项目负责人、吕梁市前副市长张中生也已被带走调查。
这项“一号工程”变成了烂尾工程,多名煤炭商人的“煤转酒”之梦,也碎了。
在吕梁,另一名前煤企商人则在煤炭企业整合后完成转身。
1996年,煤炭行业的低谷。1980年代以来,乡镇及个体小煤矿数量迅速增长,小煤矿滥采、盗采,导致国内煤炭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煤炭价格下滑。很多煤矿被迫关停。
这一年,煤矿工人郭治山想借机抄底,自己做老板。郭治山是吕梁孝义市下堡镇南头村人,1990年从吕梁市农业学校毕业后,进入了当地的一家国营煤矿。
他找来两个好友,筹资购买了孝义的一家小煤矿。2002年,煤价上涨,他的抄底开始获得高额回报。2004年,他与好友分家,各自发展。煤炭价格持续上行,两年后,郭治山在吕梁市石楼县投资兴建了一座年产能30万吨的煤矿。
他在煤炭领域打拼了十几年,已经见识过很多次山西煤炭政策的变动,比市场上的后来者有更强的危机感。在投建新矿的同时,他一直在做第二手准备。2006年,他从一名农业专家那里认识到淀粉行业的前景,产生兴趣,先后前往多省考察。2007年,他投资1.1亿元,开始在孝义建设淀粉厂房。
2008年6月13日上午,孝义安信煤业有限公司在主井底使用矿用炸药,不慎引发爆炸,事故造成35名矿工死亡。这家小煤矿的不规范经营,让孝义市所有的中小煤矿被迫关停整顿。
郭治山的新煤矿即将完工,不久将投产,却只能被迫关停,遣散工人。他只能四处打听复产时间,但毫无消息。焦急很快变成绝望。事故两个月后,山西省政府公布了更大规模的煤炭整合通知。他的煤矿注定要被兼并。
2009年,郭治山的煤矿在煤炭资源整合中,被一家国企兼并,他仅获得1亿元补偿款,远不及投资额。这一年9月,他的淀粉厂建成投产,设计产能为年产玉米淀粉12万吨、玉米蛋白粉8000吨、玉米胚芽4800吨、麸料26000吨。郭尽管在煤矿整合中损失较大,但顺利转型。因为符合孝义市政府的产业转型条件,他还获得了一笔政府补贴。在一段时间里,他甚至被很多人视为“煤老板”成功转型的范例。然而,他的淀粉生意发展速度不如预期,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常见。这是他的新难题。
有一段时间,薛德平常被一些人表扬。他是山西省2008年决定进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以来,全省第一个完成重组的煤炭商人,当地政府把他树为榜样。
2008年12月,薛德平主动找到吕梁整合主体企业山西焦煤西山煤电(7.52, -0.19,-2.46%)(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西山煤电”),称愿意把自己的煤矿并入到这家国有煤炭企业,而山西省煤企整合要到第二年春天才正式启动。
薛德平是孝义德威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旗下拥有4座煤矿,年产能高达300万吨,最多时拥有11座煤矿。在山西,他并不是无名之辈。西山煤电董事长李建胜乐意接受这样的合作者。之后,双方请第三方机构评估煤矿价值,做尽职调查,然后坐下来慢慢谈交易对价、方式,办理手续。
2009年7月24日。薛德平与李建胜在重组协议上签字。按照协议,薛德平的孝义德威煤业有限公司更名为吕梁西山德威矿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山德威),西山煤电收购51%的股份,为控股股东,薛持股49%。新公司在当年10月11日挂牌。截至2013年6月,这家公司净资产为19241万。
薛德平在新公司任副董事长,他原来的搭档原年禄为副总经理,其余8名高管均来自西山煤电。重组后,西山煤电共派遣了111名管理人员顺利进入新公司。西山德威旗下每座煤矿管理层,薛德平的团队都只有一个席位。他并没有话语权。
薛德平今年50岁,是吕梁市离石区坪头乡寺沟村人。他从小家境贫寒,中学学费主要靠借贷筹措。1986年,薛德平从吕梁煤炭工业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孝义国营东风煤矿,从技术员做到经营科长。
1993年,国内煤炭价格达到历史最高,煤炭企业盈利丰厚。薛德平辞职,跳槽进入孝义一家煤矿,此后,在当地多家煤矿辗转,最后在大卫堡煤矿任矿长。
国内煤炭行业经历了多年低谷之后,到2004年,煤价已经连涨了3年。薛德平决定自己做老板。他以贷款和自有资金,组建孝义市德威煤业有限公司,从小煤矿开始经营。他在煤炭领域呆了11年,已经是个老手。
到2007年,他已经有11座煤矿,还投资了房地产和酒店。但因为洪洞县“12·5事件”,山西的煤矿都被要求停产整顿。薛德平有7座煤矿不足9万吨,被强令关闭。
这些年,山西矿难频发。薛德平的煤矿几乎每次都会被要求停工整顿,加上山西省政每年都在整合关闭煤矿,他的煤矿常常被关停,每年只能生产几个月,实际产量只有60万吨,他有些支持不住。如果被大型国企整合,因为不用关停,他的收益并不比现在少。2008年末,他在山西各地考察了一圈,最终选择把自己整合进山西煤电。
有消息称人士透露,薛德平在完成整合之后,常去澳门赌博,至今已输十数亿元。不过,这一说法未得到薛德平回应。
不论如何,相比大多数煤炭商人,薛德平还是幸运很多。
郑文海在2008年退出了煤炭行业,并在2009年整合前及时出手。2002年,郑文海在山西蒲县投资了两家煤矿。
2008年初,看着煤炭政策每年都在变化,他决定卖掉这家煤矿。4月,蒲县煤管局煤管科长冀俊奎把他介绍给买主刘连锁。不久他把自己的宇星煤业和鹏飞煤业两座煤矿以总价7700万元转手给刘。
不过,郑文海从此麻烦不断。
刘林锁接手煤矿不久,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新政策出台,他刚到手的煤矿要被被当地政府关停。次年,他向法院起诉郑文海,称后者提供的煤矿测绘图纸与实测图纸不符,隐瞒此前越界开采,要求确认自己与郑文海签订的购买协议无效。郑文海否认越界开采。
两人相互起诉,各级法院几番审判,到2012年6月,山西省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了刘林锁的诉讼请求,并令他支付郑文海剩余股权价款。双方收到判决书后,上诉至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本刊得到的录音、录像资料显示,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某法官曾通过中间人向郑文海索贿。之后,郑文海先后通过已退休的前山西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王耀武和律师王志萍,前后送了超过30万元(部分后退回)给该法官。案件却迟迟没有结果,郑文海决定举报法官。
在太原的天美新天地商场,郑文海陪着朋友去Gucci专卖店,站在一旁,看着朋友选的近万元的包,摸了摸自己的已经用了好几年的包,一边笑,一边自嘲。
朋友们称他“煤老板”,他也只是笑笑。他知道这个词不好听。
2005年以后,一部分山西煤炭商人赚了钱,常做出一些令人吃惊的消费行为,比如,在北京买房子,一次性买一栋。被外界视为暴发户或者土豪。
“先富起来的,就是胆子大的那帮人,他们没文化,本来的社会地位很低,他们需要富而贵,没人认可他,他就用这种方式吸引眼球,他们需要安全感,所以我要买房什么的。”兴业银行花园大酒店支行行长郭玉峰称,高调的只有极少一批人,大部分很低调,甚而卑微,因为他们没有钱。
去年,医生说郑文海得了胃癌,把他的整个胃都切掉了。朋友说他被骗了。他说,无所谓。他现在每天只是和一些过去的朋友喝喝茶,聊聊天。“又能做什么去呢?”他问。
(文中陈斌应受访者要求采用化名。实习记者王婷婷、赵睿、黄昕宇、曹忆蕾、杨静茹、周甜对本文均有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