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卫毅
如果基层职位没人愿意报考,又如何去激发基层的活力,提高基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长此下去,基层岂不是将呈现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的局面?
5月3日起,2017年国考补录进入报名阶段,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在3日8时至5日18时之间提交调剂申请。今年国考调剂涉及2377个空缺职位,共计补录4127人,这也是近三年来,国考最大规模的一次补录。(5月3日中国新闻网)
曾经炙手可热的国考,为何在今年出现了这么多空缺岗位?有媒体分析,近几年国考职位要求越来越精细化,如专业、性别、基层工作经历、应届生、户籍限制等要求越来越精准,这是导致部分岗位报名人数减少,甚至出现空缺的原因之一。而从职位层级来看,此次国考补录,县(区)级及以下职位有2222个,占比超过了九成。这说明,基层职位有些不受考生的“待见”。
基层职位有些不受考生的“待见”,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尽管这些年来,在“国考”上出台了不少的政策向基层倾斜,但是从今年补录的情况来看,基层“招人难”的窘况并未改观。常言道,人各有志,在国考的问题上亦是如此,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强人所难。但是,众多考生不愿意报考基层职位,更愿意往高层级职位上挤,这个问题似乎也不是什么好现象。这一来,考生都不愿意到基层工作,那么基层该怎么办?总不能凑合随便招人吧。此外,我们总说要大力提高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可是如果基层职位没人愿意报考,又如何去激发基层的活力,提高基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长此下去,基层岂不是将呈现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的局面?
国考观念上的“一边倒”,恐怕会让基层职位更加无人问津。比如,“基层工作艰苦,不如报考高层级职位在大中城市生活优越”;“职务晋升缓慢,在大机关晋升是‘“快进’,而在基层则是‘原地踏步’”,这些“总结”,让参加国考的年轻人担心前途渺茫。这或许就是一种导向,让不少人感到在基层工作没什么“出息”。
如今的考生更加追求“现实”,习惯于按照市场法则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要求自己的付出与回报要“对等”。此外,信息化时代,在大中城市和高层级职位工作,与在艰苦、偏远的基层工作,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福利待遇,都有着较大的差别,这使得考生普遍认为报考高层级职位,今后眼界开阔、人脉广阔,个人发展余地大,而在基层则默默无闻,不知何时有“出头之日”。这些顾虑和担忧,或许就是众多考生在报名时一味追求高层级职位,而导致部分基层岗位、偏远地区岗位无人问津的原因吧。
过去,我们曾倡导“基层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理念,但是现在在众多年轻人的眼里,基层有着“广阔天地”是事实,“大有作为”恐怕不现实。
国考“嫌弃”基层职位的这种严重分化,极不利于干部梯次的构成和良性循环。笔者以为,解决基层招人难,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原则上高层级的职位必须从基层出,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可以“一票否决”;另一个则是,绝不能让基层干部“吃亏”,尤其是在职级进步上要让基层干部看到希望,不能出现学历、资历差不多,进步却“差距大”的状况。如此一来,才能让基层职位逐渐热起来,让年轻人相信:从基层干起,将更有作为。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