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专家论道 > 正文

东方木:从北京车展看商用车合资“狂欢”

来源: 搜狐汽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这几天,如果你走过北京天竺展览馆西门,看着露天展场上那一大片商用车企业成群结队的展示,心里估计会有一种“中外亲密携手结对子”的感觉:一汽解放与通用轻卡“结伴”,福田与戴姆勒“搭伙”,上汽与依维柯“连台”,广汽与日野“同在”,东风与沃尔沃“亲密”……

不用加上没有参展的中国重汽和德国曼等“对子”,这场合资合影图就足以填充出一幅丰满的合资“浮世绘”新版了。在我国,90%的商用车(含卡车和客车)市场都是国内自主品牌占有,其中卡车行业有解放、东风、中国重汽、福田、陕汽、华菱等一大批著名品牌,客车行业更有宇通、厦门金龙、厦门金旅、金杯客车等若干世界级企业。谁会想到,在如此典型垄断竞争结构优势的中国商用汽车企业中,在生逢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背景下,在穷日子时没合资却在日子好过之后,为什么会出现集体性的“依草附木”心态?在改革开放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新一轮合资?

笔者担心的,不是正常的开放与合资,而是以“只引进不创新、一落后就引进、再落后再引进”为主要特征的异化合资。

有人说,合资动力本来源自我方落后而对方先进,一落后就引进的依赖式合资在一定阶段具有合理性;又比如,合资权利就包括引进的权利,对异化合资的宽容,其实也是对合资权利的保护;再比如,在公平的市场上,自主终究会自我发展起来,要保护市场自由,最好对合资奉行不干涉主义,让自主在公平竞争中生长。云云。

我感觉,类似的辩解似是而非,因为正常的合资,与异化合资性质是不同的。一落后就引进、再落后再引进,是否能孕育自主精神?一个企业张扬合资权利,是否就可以放弃自主责任?因为鼓励市场竞争,是否就可以凭借外来技术赚快钱而不去培育和壮大自主品牌?在明显技不如人的情况下,自主品牌能公平竞争吗?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从乘用车企业合资狂欢20多年的后果看,没有人否认正常合资带来的好处,同时,恐怕也没人否认合资特别是异化合资在长期内具有负面作用、尤其是它对软化自主能力的侵蚀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无论秉持什么观点,从何种视角出发,对以各种面目出现的异化合资或者以此为归属的合资冲动,都应该有一种底线价值观和基本是非观。任何企业、任何时候,都不能以合资当借口让自主发展自我萎缩,不能以技术升级为幌子只顾眼前不顾将来,把合资演变为“引狼入室”。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说什么合资“不会影响自主”,这其实是自欺欺人的不负责的态度;说开放就是合资,更是对政策的错误理解。虽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合资有很多好处,但我们必须要摈弃抄近路、占便宜的思维,对发展自主抱定坚实的工作作风。这考验着中国汽车工业政策管理的成熟理性,度量着中国汽车企业家的发展自主行进步伐。

就政府部门而言,对那些可能危害经济秩序和产业安全的异化合资,要有办法制止。同时,也要研究合资冲动背后的企业“情绪”,正视合资产生的市场土壤,用更加公开透明的举措,防止合资异化;以更加及时主动的政策,满足企业的自主发展需求,进而不断提升自身公信力和竞争推动力。

对企业家来讲,应该明确合资与自主的界限,懂得合资和异化合资的本质区别。中外跨国公司发展的实践证明,不论怎么合作,竞争对手还是对手,竞争淘汰不会因为合资合作而有所衰减,更不会新增仁慈。合资合作是企业的权利,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异化合资,则是具有主观消极的破坏行为。

笔者愿意相信,已经在国内市场占有绝对份额优势的商用车企业,本轮合资浪潮主要目的是为了技术升级。但是,现在有条件合资,也同样有条件滑向异化合资。事关中国商用车未来,当慎之又慎。

责任编辑:王雪莲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