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时事评论 > 正文

中国制造“超越时刻” 工业升级尤为紧迫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在国际金融危机倒逼下的全球产业大调整背景下,中国工业制造业是否能够率先实现转型升级,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功与否。

“当前,我国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正处在由大到强转变的重要时期。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支柱地位长期不会改变。”日前,针对7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工作,权威人士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解读说,危机效应引发的内外部形势变化,对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当前的重点,是要及时采取有力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增强创新和竞争能力,加快产业升级。”他表示,这对于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对于促进合理投资、扩大消费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应的政策鼓励措施必不可少。权威人士表示,一方面,中央财政要安排资金以贴息方式支持重点行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另一方面,要在用好现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对技术改造项目提供多元化融资便利,支持企业采用融资租赁等方式开展技术改造,扩大企业技术改造直接融资规模。

“当今世界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高端扼制、低端冲击,不进则退。我国工业制造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向本刊记者强调,“战略机遇十分宝贵。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妥善应对各种挑战,推动制造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工业升级尤为紧迫

对于今年以来我国工业增速放缓的现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工业正面临深层次矛盾与周期性问题双重挑战的结果。从短期因素来看,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经济循环体系。发达国家消费模式的调整,对出口导向特征明显的中国制造业形成较大的结构性制约。更为重要的是,受能源资源约束趋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等影响,中国制造业的传统竞争优势正逐步减弱。权威人士表示,当前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首先,能源资源约束。虽然我国早在十六大期间就提出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但“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能源资源消耗强度依旧很大,能源消耗占全社会总量的70%以上,钢铁、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单位产品能耗较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0%,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进口依存度超过50%。

随着能源资源刚性需求持续上升,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我国依靠物质资源大量消耗和严重污染环境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部分发达国家酝酿征收碳关税和实行碳标签制度,也对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外部倒逼压力。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没有达到4%的预期目标,工业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其次,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档次、健康环保、安全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快速提高。但与此要求不匹配的是,我国产业层次低、升级慢、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弱。

第三,企业创新发展压力大。企业税负较重,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面临利润微薄、经营困难局面,无力进行新产品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在一些规模经济特征显著的行业,企业规模小而散的现象比较突出,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缺乏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产业集中度低。

“这些问题最终都会聚结为一种迫切需要,即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权威人士向本刊记者谈到,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行了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这不仅体现了当前“稳增长”促发展的工作重心,也充分体现了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战略考虑。

 

责任编辑:王雪莲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