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时事评论 > 正文

不要让“人均工资”撕裂社会情绪

来源: 凤凰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相对于英国政治家本杰明·迪斯累利那句“世界上有三种谎言:谎言、糟糕透顶的谎言和统计资料”,美国人达莱尔·哈夫对统计数据的说法显得温和许多,他认为,“普查工作者并非居心叵测之徒,但并非所有的数据都产生于良好的环境,也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会附有对精确度的说明。”因为缺乏精确度的说法,不仅使得一些统计数据变得毫无意义,而且可能带来某种分崩与撕裂。

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2011年各区县主要统计数据,16区县例行“亮家底”。其中在人均年薪一项,北京市区县的数据显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当数拥有金融街的西城区,人均年薪达到109753元。其次是东城区的8.8万元、海淀区的8.6万元和朝阳区的8.3万元。另外,尽管西城人挣得最多,可“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却是海淀区的37746元,而“人均消费支出”最高的是朝阳区,达到24799元。

不由想起几年前一个著名的网络段子:“张家有财一千万,十个邻居穷光蛋,平均下来算一算,个个都有上百万”。所以一点也不意外,类似西城区“人均年薪超10万”等数据,又紧紧跟随着一片“拖后腿”“被平均”的哀叹。这样的场景我们无数次地经历过,有关方面仿佛刻意要以这种看似无可争辩的数据,来提醒每个“屌丝”的存在感。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又实在不知道,那些总是发出哀叹的群体,其基数到底有多大。显然在这方面,最擅长“数字说话”的统计部门,从未试图给出一个数据。

如果说统计部门长期容忍了“拖后腿”的群体面容模糊的现实,正好佐证了达莱尔·哈夫“精确度说明”缺失的论断,那么,这种缺失事实上早已不止于此。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种统计方法,即在职工平均工资统计时,对统计对象的单位结构作出相应调整,同时对不同行业、不同社会收入群体再作一些相关的分布性、以及覆盖人数统计,那么,平均工资的统计数据或许会更真实,也更符合客观事实。舆论其实早已提醒了这一点,统计部门实在是“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我总觉得,统计数据之所以不得不背上一个不好的名声,其原因不仅在于统计部门总是一意孤行,企图以此来证明某种发展或富裕的幻觉,并乐此不疲,还在于从根本而言,它是对被平均数据所遮蔽的收入差距现实的漠视,以及对平均数据所产生社会情绪的漠然。如果说,“平均数”是一个相当危险的概念,已不只是因为它可能给决策带来的误导,也因为它一再地对社会心态产生刺激与挑衅。

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指的是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感受、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平均数”之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弥散?我们看到的,每一次的“平均”数据,都带来一次羞辱与伤害。而那些总是“拖后腿”的群体,在日渐的面容模糊之中,日益被所谓的主流社会所疏离或者被抛弃,从而滋生进一步的心理失衡。由此产生的,是社会共识的破裂,社会价值观的分崩离析。如果说中国社会阶层存在某种断裂的趋势,那么,历年的统计数据亦可谓有润物细无声之功。

怎样的统计方法是科学的,如何让统计数据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这是统计部门要思考的问题。但一个面容模糊的巨大社会群体,总不可能一直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你终得正视他们。


责任编辑:李静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