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10月18日电(记者 许正)“‘温馨提示’的牌子挂在那里很久了,根本起不到作用,好言相劝也不予理会!”几日前,记者在哈尔滨市一家超市购物时,一名工作人员这样抱怨。原来,为了杜绝顾客把不要的商品乱丢、乱放的行为,这家超市在每个购物专区都贴上了“温馨提示”的标签,并在付款处划出了商品回收专区,可结果仍收效甚微。
选好的商品又心生悔意,随便找个货架偷偷塞进去或者干脆扔在那里扬长而去;刚刚上架的水果自己先挑一个尝尝鲜;买菜时多拿几个超市的包装袋,想着“反正不要钱”……超市里的“温馨提示”,挂着牌子的也好,播放着广播的也罢,一些人却总是熟视无睹,充耳不闻。
超市购物众生相折射出一些人公德意识的缺失。开架售货,购物方式和环境大大改善,本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可如果一再被自私自利的不文明行为“拖后腿”,文明的前进也会“步履蹒跚”。超市是公民经常出入的自由之地,恰如一个考察公德意识的考场,这场考试没有监考,亦没有时间所限,美丑只在细微之处、一念之间,归根结底,只有自律才能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也许有人会问,消费者难道不是商家的“上帝”吗?没错,消费者是贵为“上帝”,可“上帝”在尊享权利的同时,也必须肩起对等的义务。若只“与己方便”而“与人不便”,那么这个“上帝”就不称职,空谈权利也就缺了底气。
踏入超市的大门,咱就是商家的“上帝”;回归到生活中,仍是一个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奔波劳碌的凡人。若将俗气吹进原本洁净的公共场所,又有何高尚的权利可谈呢?
文明购物环境的营造,不仅需要商家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也需要消费者将文明购物的理念落实到位,双管齐下,我们的社会才会文明、和谐、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