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拥有3亿用户的微信业务,将有可能从免费变为收费。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微信有收费可能”的言辞一出,在市场上激起千层浪,有关收费是否合理、应该向谁收费、微信开发商腾讯动了电信运营商奶酪等说法甚嚣尘上。专家指出,在互连网逐渐占据主流地位背景下,中国电信运营商不要有打压对手或盘剥消费者的想法,应面对挑战做出业务调整,积极开拓创新,打开新的盈利空间。
九成网友准备弃用微信
3月31日,苗圩部长在参加第二届“岭南论坛”时表示,微信有收费可能,但不会大幅度收费。工信部正在协调运营商微信收费一事,他们会考虑运营商的合理要求。
苗圩的话一出,各方反响剧烈。网友们分析,一旦运营商向腾讯收费,腾讯就要向消费者收费。据新华网调查,有九成网友表示若收费将不再使用微信。
三大运营商就收费问题并未给出确定答案,但都曾在不同场合表达过自己的态度。中移动总裁李跃在去年开发者大会上首次提出,微信等OTT业务对传统运营商构成威胁。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深圳IT领袖峰会上称:“违背经济规律做事都是难以长远的”,但他同时表示,运营商与OTT公司不会发展成水火关系,而是鱼水关系,相互促进。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上月在业绩发布会上说:“微信未来可能对短信等增值业务收入构成冲击,但至今对中国电信业务影响不大。”
腾讯微信团队4月5日在新浪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网络流传甚广的三种收费传言不实。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微信作为基础服务,不会进行额外收费。
向用户收费不合理
微信因方便、便宜和功能多,深受消费者欢迎,如今是何原因突起“收费”一说?对此,苗圩称:“(运营商)说我维护这么大的一个网络,还要投资,还要运营,除了流量以外还应该有这些方面的收费,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支持收费的电信专家解释说,微信占据了原属语音业务的“信令资源”。
据介绍,“信令”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电路的信号,是运营商为保障用户正常使用网络而设置的用于管理的专用通道。而微信是“只要登录就时刻在线”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目前,3亿微信用户每几分钟就发出一次信号,大量的信号令运营商的信令通道变得拥挤。
运营商铺的通道被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大量业务占据,这当然令运营商不满,更重要的是,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兴起,还使运营商原有的短信、彩信等业务出现明显下滑。对于二者之间出现的利益纠葛,责任在谁?社会上众说纷纭,但主流观点不支持收费,特别是不支持向广大用户收费。
一种观点认为,大量网络信令资源被占用的责任不在微信,而是暴露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经济学家马光远指出,运营商在获得巨额暴利的情况下却又以建设网络基础设施之名试图通过收费等扼杀对其造成威胁的微信等OTT企业,其目的并非为了保证网络的通畅,而是为了保护其垄断利润。
另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运营商认为自己吃了亏,可以与腾讯协商收费,不应向用户直接收费;如果腾讯向运营商交了钱,它可用增值服务弥补损失,为保住用户,腾讯也不能向用户收费。
有专家指出,微信收费还涉嫌双重收费。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目前移动数据业务采用根据流量付费的模式,消费者已经为此支付了费用,另外再支付流量费以外的费用显然是不合理的。
平衡利益保护创新
专家指出,通过“是否收费”之争引出很多深层次问题:在互联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背景下,中国电信业是通过政策和垄断地位打压对手,或是从消费者身上多拔几根毛,还是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积极投身高科技产品的研发推广,用更方便、高端的产品和服务壮大用户群,开发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互联网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分析师闫晓佳指出,运营商需要直面沦为通道的事实,全球的电信运营商都在面对这个挑战做出业务调整,与其以保守垄断思维打压竞争对手,不如开拓新的盈利空间……运营商完全可以设计出流量更大套餐供给商旅人群。
“对微信这么一个既具有世界影响,同时又暗合时代发展的产品,企图通过‘收费’等方式进行扼杀,扼杀掉的不仅仅是微信,而是中国互联网的未来”,马光远认为,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是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保护垄断还是捍卫竞争,呵护创新还是墨守成规。微信收费只是一个标志,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理念。 (记者 罗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