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财经故事 > 正文

新年第一读,你和谁看同一本书

来源: 环渤海财经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这份书单,来自于一个“评论人”微信群的日常读书交流,最终我们选择了16位活跃在媒体的评论人和专栏作家正在读的书,用评论解读中国的他们,在这份书单里呈现了这份他们所理解的时代精神。

今天是正月十六。按照民间的习俗,过完十五,年就算过完了,该开工了。

这份书单,来自于一个“评论人”微信群的日常读书交流,最终我们选择了16位活跃在媒体的评论人和专栏作家正在读的书,用评论解读中国的他们,在这份书单里呈现了这份他们所理解的时代精神。

陈季冰(评论员、专栏作家)在读书:《威风悲歌:狂人李贽传》(鄢烈山著)推荐理由:李贽这个孤独的背影,蕴含恒久价值

春节假日里正在读的一本书是我的同行前辈鄢烈山先生所著的《威风悲歌:狂人李贽传》,这有点不符合我一贯的读书风格。我读书主要是为获取知识,而不是休闲怡情,因此往往有一定的计划性,很少会随手翻来一本便由着兴致读下去或中途扔在一边。

这本明朝思想家李贽的传记并非最近出版,上月中旬我在北京遇到老鄢,他特地从广州带来这本书相赠,所以它就很自然地成为了我在新年里读的第一本书。

李贽是中国思想史上极为独特的一个角色,在儒学被“定于一尊”1500年、程朱理学对儒学经典的解释被立为官方正统300年后,他却无所顾忌地对既有的教条发出了犀利刺耳的批判,展现了时人罕有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这对于老鄢和我这样从事评论写作的人来说,特别有吸引力。

在北京,老鄢把这本书交到我手上时,还不忘记为李贽忿忿不平。他认为,明朝其他思想家——如著名的心学大师王守仁以及明末清初三大家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在后世大多赢得了应有的历史地位,唯独李贽至今仍远未得到充分肯定,甚至不为世人所知。而黄宗羲那样如此具有反叛精神的学者所撰的《明儒学案》,竟都未将李贽列为条目!

我十分同意老鄢书中的一个判断:李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纯粹的“思想犯”。这并非说中国历来是一个思想学术言论自由的社会,而是说,李贽之前虽也曾有过数不尽的人因言获罪,但他们获罪的直接原因多是因为被认为谤诋了君王、妄议了朝政、“意图不轨”,或者散布谶讳、巫术之类“妖言邪说”。而李贽并没有留下太多直接关涉现实政治的尖锐见解,他仅仅因为对儒家先圣言行的某些部分提出了一些质疑,对程朱理学对儒学经典的解释提出了一些批评,便被加以“敢唱乱道,惑世诬民”的天大罪行,并自刭诏狱。这在之前是闻所未闻的,虽然之后可能越来越成为家常便饭。

这使得“李贽事件”在当时便是一个聚讼不已的轰动现象,关于他究竟因何被下狱的各种传闻也是不绝于耳。事实上,向万历皇帝举发李贽的人也没有预料到最终的结果竟会如此惨烈,他们的初衷或许只是用公权力堵住李贽的那张肆无忌惮的大嘴而已。

我也同意老鄢的另一个观点,李贽并非卫道士们口口声声的“名教罪人”。相反,就像他自己坚称的那样,他是一个真诚的儒者,对自己有很高的道德期许。他对孔孟等儒家先圣满怀敬意,甚至对二程、朱熹也没有一棍子打死。终其一生,他所做的无非是揭露那些打着仁义道德旗号的虚伪的假道学,而这或许正是他不见容于一个时代的根源。至于朝廷和对手们泼在他身上的那些放浪不羁、诲淫诲盗的脏水,不过是将一个人“搞倒搞臭”所惯用的卑劣伎俩而已,我们早已经见怪不怪。

我还想做一点补充:李贽虽在谈古论今中时有石破天惊之洞见,但他并不像王夫之和黄宗羲那样,对儒家政治哲学和几千年中国政治得失有过系统性的、理论上的梳理和思辨。作为一个反传统的“异见者”,他对传统的批判也远没有达到他所激赏的“魏晋诸人”所达到的“非汤武而薄周孔”、“不拘礼教”的激进程度。我想,这应该就是后世学者没有给予他太高评价的原因。

这么说绝没有贬低李贽的意思,不同的人物和思想具有不同的功能。每当一个时代面临“挣脱禁锢、解放思想”的迫切需要时,李贽这个孤独的历史背影就会很自然地浮现出来。这就是李贽身上蕴含的恒久价值。

端木赐香(历史学者)在读:《革命心理学》(古斯塔夫·勒庞著)推荐理由:“人民群众”到底是个什么玩艺儿?

猴年第一书,我读的是勒庞的《革命心理学》。

古代中国,“革命”是指改朝易姓,变革天命,比如“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云云。就连孙中山和他的小伙伴,最开初也认定做皇帝才配叫革命,自己只能叫造反;后来发现日本人居然称他们为革命党,高兴坏了,原来革命不再是某些人的专利,不跟皇帝姓的,也可以革命。

日本人的“革命”,起初也是来自中国。但是人家不是脱亚入欧,快速跟国际接轨么?所以日本的“革命”已是国际鸟语:Revolution。Revolution来源于天文学,释义有旋转、运行、公转、循环往复等意。后来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欧美学者的阐释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我们基本可以这样认识:Revolution是指不同于以往的质的飞跃与变革。基于变革的方式,可分作暴力与和平;基于变革的领域,可分作政治革命、经济革命、社会革命、思想革命、文化革命等;基于变革的路径,大略可分作法俄式与英美式。

我们,当然是法俄式的。也就是工人与农民暴力推翻资本家和地主,然后自己上位。而且,用列宁的话:“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

确实是节日。勒庞的《革命心理学》,刻画的就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各色人群的心理释放与致命狂欢。这种释放与狂欢,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勒庞的《乌合之众》。毕竟是一母同胞,毕竟是姐妹篇章,所以,不管是《乌合之众》还是《革命心理学》,都会让我思考同一个问题:这个“人民群众”到底是个什么玩艺儿?

不只我一人有这困惑。早在1945年,著名诗人臧克家针对国民党的专制,就写下了一首《人民是什么》,诗中云:“人民是什么?人民是面旗子吗?用到,把它高举着,用不到了,便把它卷起来。人民是什么?人民是一顶破毡帽吗?需要了,把它顶在头顶上,不需要的时候,又把它踏在脚底下。人民是什么?人民是木偶吗?你挑着它,牽着它,叫它动它才动,叫它说话它才说话。人民是什么?人民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吗?拿它做装璜宣言、文告的字眼,拿它做攻击敌人的矛和维护自已的盾牌。”

我这人是发散思维,动不动浮想联翩到找不到回家的路——这不,从《革命心理学》和《乌合之众》,我会想到臧克家这首诗,从臧克家这首诗,我又想起台湾学者吕芳上的《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从吕芳上的《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我又想起电影《芙蓉镇》结尾时那个意味深长的镜头——二流子王秋赦敲着破锣用吵哑的喉咙喊着:运动啦,运动啦!一句话,所谓的群众运动,往往是运动群众!

当年的梁启超很不乐意把西方的Revolution译为中国的“革命”了,认为这样就把中国换汤不换药的改朝换代跟欧美换汤又换药的革命混淆了。结果还真混淆了:第一,中国汤武家的“革命”与欧美天文学家的“革命”合体了,都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开始就意味着结束!第二,革命又成了专利,你不属于他们,别说革命了,哪怕有个异议,也马上变成反革命!

2016是新的一年,但是看这种书,并且如此发散思维,对我来讲,年就无所谓新了。年年如此,岁岁不相异。而我,只能是旧人、旧思想!

冯雪梅(专栏作家)在读:《记忆小屋》(托尼·朱特著)推荐理由:一个老派知识分子的回忆

托尼·朱特说,“中年危机本来就是要借一些异样的行动来证明自己仍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有人换妻,有人换车,有人甚至换性别。在“恰当的年龄,恰当的阶段(正与第二任太太闹离婚),朱特也经历着“中年常有的各种不确定性:追问这一切究竟意义何在。”结果,他去学捷克语。

偶然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捷克语把朱特带去了捷克斯洛伐克,为被捷克大学开除的学生“走私”书籍,目睹了共产主义在东欧国家的发展,然后,他开始教授东欧历史,“并——诚惶诚恐——书写它”。

中年危机——捷克语——东欧——《战后欧洲史》,这条交织着偶然与必然的轨迹中,最主要的收获不是某种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是成就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公共知识分子”。朱特认为他的中年危机,“根治了我身上后现代学院派方法论至上的毛病”。

《记忆小屋》是托尼·朱特的最后一本书,倒更像朱特著作的入门读物。他那套最具声望的《战后欧洲史》厚厚两大本(中信出版社再版后是4本),一直放在我的书架上,每每看到都心生敬畏,觉得需要花一大段的时间好好阅读。相比之下,《记忆小屋》要随和亲切许多,170多页轻型纸的书,拿起来立刻有一种轻松和愉悦感。

我发现,对他人生活的好奇是最好的阅读催化剂。一个被《时代周刊》评价为“一流的历史学家、最老派的知识分子”,一个罹患癌症和“渐冻人症”的骄傲又敏感的历史学者,他经历着怎样的人生?朱特很克制,这本有关人生记忆的书里,充满回忆的柔情却非常冷静内敛,于个人体验的再次回顾中,时时处处透露出对历史的评述与思考。

一本可以再读的书——合上书页的时候,我想。朱特知道馀年无多。书的最后,他写道:“我们无法选择人生在何处启程,却可以选择于何处结尾。我知道我的选择:我要乘坐那辆小火车,无所谓终点,就这样一直坐下去。”文笔雅致的译者在读到这一篇时,几乎潸然泪下。

高明勇(凤凰网评论总监)在读:《独立评论文选》(谢泳编)推荐理由:希望永远保持一点独立的精神

工作需要与个人兴趣的缘故,近两年我在做一个研究,梳理并书写民国以降的百年中国言论史,想探究一下,从言论立场到议题选择,从文人论政到专业问政,那些政论家、评论员是如何拓宽言论尺度的?又是如何实现媒体言论与政府、社会、公民之间有效互动的?

不管是之前写储安平《观察》的“言论的生意”,关于民国政论家的系列专栏,还是关于改革开放以后新闻评论简史的“评论的轨迹”,都是这个阅读/写作计划的一部分。所以,我的新年第一读选择《独立评论》并非随机,这本杂志是一座里程碑:没有党派依傍,没有商业模式,没有企业赞助,却成就一个言论史上的奇迹。

于我,这算是第二遍阅读了,无他,只是时时重温评论界的经典刊物与文本,聊以自勉。正如《独立评论》发刊词所说:我们叫这刊物做《独立评论》,因为我们都希望永远保持一点独立的精神。不依傍任何派别,不迷信任何成见,用负责任的言论来发表我们各人思考的结果: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