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专家论道 > 正文

资中筠:警惕中国的伪现代化

来源: 作者:资中筠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摘要:我们却正面临着优质人口外流的危险,我们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大量人才却以出国潮的形式被发达国家进行人才收割,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出国潮与上个世纪初以及四五十年代的出国潮的趋势是相背的。同时,留在国内的优质人口从知识面上、从责任感上都有所欠缺。

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四次发展。其一,从晚清到戊戌变法失败。这一时期,一批仁人志士开始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而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失去了君主立宪的机会。尽管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戊戌变法的失败武可避免,但是,这次机遇的丧失的确使中国现代化之路落伍了许多。

其二,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这一时期积累了众多的现代化经验。但由于日本的侵略,这次现代化之路中断了。我想讲的是,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外敌入侵很多,但唯有日本最特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入侵中国时,对中国造成伤害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带来了一些进步的东西,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之路。而日本则是彻头彻尾地延阻了中国现代化之路,至少在中国大陆是如此。

其三,1949年到1979年,这一时期有两面性。一方面,奠定了中国重工业基础,但另一方面,它扼杀了中国人最大的创造性。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直到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对中国人的精神打击甚大,甚至超过了第一次现代化之路上遭受的打击。尤其要看到,即便是这一时期对中国现代化有利一面的成绩在短期内得到了体现,但同时也使许多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隐患长期潜伏了下来。

其四,1979年以来至今,这是迄今为止成绩最大的时期,但同样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100年间沉淀下来的,有的则是这20年间出现的。这对中国今后的发展造成很多劣势。其表现如下:

一个是人口问题,上世纪50年代,当我们的人口困境已经超过了欧洲国家的压力之时,我们还在大肆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在付出代价后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得不采取“独生子女”超常规手段来解决问题。但由于贫困地区根本无法控制,结果是控制了优质人口的增长,劣质人口比例大幅增长。

还有义务教育问题,现在我们的义务教育已经难以称之为义务教育,这直接造成了对人口质量下降的严峻挑战。环境问题也不可小视,由于公民社会意识淡漠和自治意识不强,也由于国家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现代化的发展反而加大了对环境破坏的力度,这是非常可怕的。


编者与作者

记者问:在中国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向西方学习,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对西方的文明有些饥不择食,是否可以说我们在对先进文明的传承上出现了问题?

由于前面谈到的中国第三次现代化发展对人的摧残,中国人的思考能力受到极大的打击。对接受西方文明的辨别力也在下降,西方文明的传承者首先自身出现了问题。同时,西方文明自身也出现了问题。尤其以美国为甚,现代化带来的糟粕数量惊人,商业主义,享乐主义,我们的国门打开后,它们便扑面而来。

可怕的还在于,在主观上,我们对无害的东西不加以限制,但真正触及精髓的东西,在接受上却是阻力极大。从功能上说,我们的制度是有偏颇的。我并不主张照搬一切西方的形式,但如果不接受西方民主政治的精髓,公民社会如何培养?如何让国民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这些问题却始终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在物质生活日新月异变化的情况下,这是非常危险的。

此外,文科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思想库问题。教育为政府提供思想库无可厚非,某些社会知名学者可以向政府提供良好的建议,而政府部门也乐于接受这些建议,这对政府的决策科学化是有利的。但是,如果所有的文科教育都是为了培养思想库就不正常了,就把文科教育引向歧途了。如果思想库的作用只是为了给执政者的决策做注解,为其思想提供合理性的论述,那么思想库的作用也就大大打折扣了。

关于今后的选择,全球化有时的确令人身不由己,但是我们要意识到,全球化不能抹杀国界,国际竞争依然以国家为单位。现在人们总是称跨国公司的作用如何,但实际上,国家的竞争仍然是第一位的,而国家的竞争又是以人口素质作为决定因素的。

这方面我们又有一些误区,我们在感受差距的时候首先感受到了军事上的差距,所以将其放在第一位,而把教育放在最后一位。80年代开始,我们开始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这是正确的。但是现在的经济是知识经济,我们再依靠廉价劳动力取胜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小。

但不利的是,我们却正面临着优质人口外流的危险,我们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大量人才却以出国潮的形式被发达国家进行人才收割,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出国潮与上个世纪初以及四五十年代的出国潮的趋势是相背的。同时,留在国内的优质人口从知识面上、从责任感上都有所欠缺。

来源:这是一篇采访文章,原载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报》,原题“警惕后发劣势”。

责任编辑:郝杰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