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时事评论 > 正文

多城陷"越富越卖土地"怪圈 专家建议减负促转型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资料图。

中新网7月18日电(房产频道 王槊)7月17日,南京市国土局一次性预公告了41幅地块,总出让面积达230.2万平方米,创下挂拍记录,而不久前中赫置地26.3亿元取得北京万柳地块,恒大13.22亿元天价拿下广州珠江新城地块的落锤之声还余音未散。

6月以来,多个地区掀起的土地出让热潮一波猛似一波,而这些不断刷新成交价格纪录的无不是全国最热门的一二线城市。对于这些集中了全国最多精英人口、金融机构和顶尖企业的城市而言,其最应当交出的成绩单理应是实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然而现在却被热闹的土地招拍挂抢尽了风头。

城市越富越卖土地 四城市单月成交额超60亿

地方政府频繁出让地块的背后是GDP增速的放缓和财政收入的大幅下降。

上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GDP增幅从去年的9.6%回落为7.8%,二季度GDP为7.6%,双双“破8”,创下近三年来新低。而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63795亿元,增幅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

随着近期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上涨,各大房企也开始重燃拿地热情。据统计,仅6月5日~6月18日这短短13天时间里,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四地就有多个地块高价成交,总成交额超过30亿元。如果加上7月10日中赫置地取得北京万柳地块所花费的26.3亿元,一个月余时间内仅这四大城市房地产成交额就超过60亿元。而南京刚刚挂出的41个地块又不知是否会诞生一批新“地王”。

高额的出让金把土地变成一些地方政府眼中名副其实的“摇钱树”,而在税收额度下降,经济下行,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大的当前时期尤为如此。此前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曾发表言论称“房地产永远是支柱产业”,因为相对于买车等其他东西来说,房子在人的一生支出当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只要房地产平稳增长,整个中国经济就平稳增长。

尽管樊纲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状况,但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也正越来越多地为外界诟病。资深金融工作者余丰慧对此反驳说,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在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时期,都酿成了一轮又一轮经济金融危机。美国、日本都在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时期栽过大跟头,房地产泡沫导致的经济金融危机使其吃尽了苦头。各个国家都纷纷放弃了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政策。

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采访时认为,遍观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无论是北京上海广州,还是南京杭州,土地拍卖最多的城市“都是国内经济最富裕的地方,这样的情况应当反思”。华生认为,原本靠卖土地发展经济的增长模式不能再继续走下去。“土地财政道路本身就有问题。一方面使地方政府依赖土地,另一方面低价收地高价卖地的行为扭曲了政府功能。这是要从政府功能上考虑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缺点钱的问题”。

媒体建议为地方政府“减负” 房地产限购“逼迫”经济转型

地方政府大量出让土地的另一大原因是日趋增长的财政压力。以北京市为例,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742.4亿元,同比增长5.3%,比去年上半年28%的增幅大减22.7个百分点;而在浙江省,上半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是1957.45亿元,仅增长4.4%,大大低于往年20%-30%的增幅。

对此,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曾撰文指出,由于不少地方税收任务并非是全国人大或各级人大通过的2012年财政预算收入指标,而是脱离经济发展实情的层层加码,不少地方规定的今年税收收入增长率都在15%以上,个别地方甚至抬高至25%。

另一方面,中央不断表态的“不会放松”的房地产限购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的土地财政收入,这引发了部分机构和专家对地方政府可能会从增税、行政罚款等途径变相增收的担忧。而房地产限购政策也恰恰可能促使地方政府下定加快经济转型的决心。

7月17日《中国青年报》刊文称,目前地方政府之所以变相增税,就是由于有太多的事情要办,需要花钱,在土地财政等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行政罚款、加强征管名义下向企业过度征税等来满足花钱的需求。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应当给地方政府进行“结构性减负”,砍掉地方政府“太多事情”中的一些不必要政府亲自办理的事情,将一些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能够办理的事情交给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这样,地方政府办的事情少了,自然花钱的地方就少。

一些地方政府也意识到依赖土地财政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开始着手扭转这一现状。

以北京为例,今年1-5月,北京市房地产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从20%降到了14%,金融行业以16%的占比位居各行业之首,而商贸租赁等行业在财政收入方面的作用开始凸显。北京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6月30日表示,面对土地资源逐渐稀缺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财政收入如果只依靠房地产等一两个行业,“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不过,华生认为,要让地方政府摆脱对房地产的倚赖,“恐怕不是今年能解决的问题,但一定今后要考虑的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丁建臣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采访时则认为,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要改变现有的土地财政模式,必须调节经济结构,促使房地产和地方财政脱钩。丁建臣表示,首先,地方政府要讲诚信,不能越位,不能缺位,给企业发展构建更好的环境平台;第二,除了结构性减税,还要为企业增收、节支创造条件,让企业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发展。第三,地方财政金融政策要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协调一致,这是核心之处。

责任编辑:王雪莲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